小明:最近学校在更新学生工作管理系统,听说还引入了科学算法来分配助学金?

小李:是的,以前助学金的发放都是人工审核,容易出错,而且效率低。现在系统用了一些算法模型,比如基于家庭经济状况、学业成绩等多维度的数据分析。
小明:那具体是怎么实现的呢?能给我看看代码吗?
小李:当然可以。我们使用Python来编写一个简单的助学金分配算法。首先,我们需要收集学生的相关信息,比如家庭收入、学费、是否有其他资助等。
小明:那这个算法怎么判断谁该获得助学金呢?
小李:我们可以通过加权评分的方式,比如家庭收入占50%,学业成绩占30%,是否有其他资助占20%。然后按照总分排序,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。
小明:听起来很科学!那你能写个示例代码吗?
小李:好的,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:

def calculate_score(family_income, gpa, other_support):
score = (1 - family_income / 10000) * 0.5 + gpa * 0.3 + (0 if other_support else 0.2)
return score
students = [
{"name": "张三", "family_income": 8000, "gpa": 3.8, "other_support": False},
{"name": "李四", "family_income": 12000, "gpa": 3.2, "other_support": True},
{"name": "王五", "family_income": 5000, "gpa": 4.0, "other_support": False}
]
sorted_students = sorted(students, key=lambda x: calculate_score(x["family_income"], x["gpa"], x["other_support"]), reverse=True)
for student in sorted_students:
print(f"{student['name']} 的得分:{calculate_score(student['family_income'], student['gpa'], student['other_support'])}")
小明:这代码看起来不错,但实际应用时会不会有更复杂的因素?
小李:确实,现实中我们会考虑更多变量,比如地区差异、特殊困难情况等。不过,这种科学的方法确实让助学金分配更加公平和高效。
小明:明白了,看来技术真的能让教育更公平。
本站部分内容及素材来源于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必删!
标签:
学生管理



客服经理